在今年,由陳可辛執(zhí)導的國產體育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本定檔春節(jié)上映,后因疫情推遲,最終影片在國慶檔正式與觀眾見面。盡管《奪冠》的上映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市場對國產體育電影的關注,但本片并沒能取得預期的成績,從反響上來看,《奪冠》在觀眾中的口碑也趨向兩極分化。
《奪冠》口碑兩極分化,
國產體育電影仍有上升空間
早在2019年的國慶節(jié)前夕,當郎平率領的中國女排奪得女排世界杯冠軍時,關于“女排”“女排精神”的關鍵詞就登上了實時熱搜榜,而在去年的國慶檔期間,《我和我的祖國》里由徐崢執(zhí)導的《奪冠》也曾還原了中國女排歷史上的輝煌時刻。全民掀起“女排”熱的同時,陳可辛導演的這部《奪冠》順勢發(fā)布了先導預告片,預告片中鞏俐對郎平的高度還原再次成為全民話題,讓這部備受期待的國產體育大片未映先熱。
與觀眾的高呼聲相對應的,在今年春節(jié)檔前夕,業(yè)內給出《奪冠》的票房預測均集中在25-35億,位于春節(jié)檔影片的第一梯隊。盡管最終《奪冠》因疫情而取消上映,但作為近年來誕生的少數國產運動題材電影之一,事實證明本片對當下的觀眾仍然有著不小的吸引力。
然而在市場的高期待背后,《奪冠》上映后的口碑反響卻顯得有些不盡如人意。作為今年國慶檔打頭陣的影片,在9月25號正式上映后,《奪冠》僅在豆瓣上獲得了7.2分的開分成績,有一些觀眾認為電影彌補了過去國產體育類型作品的空白,但也有不少觀眾認為影片的故事、剪輯等環(huán)節(jié)存在瑕疵。比如,片中的多場比賽戲就明顯可以看出剪輯上的不連貫,在重現女排的輝煌歷史時也顯得有些“流水賬”,此外一些段落也存在“過度煽情”的問題。
另一方面,《奪冠》中的配角陣容采取了與以往體育電影不同的大膽做法,片中不少演員都是專業(yè)排球選手出身,包括惠若琪、朱婷在內的隊員均在片中扮演自己。原型人物的出演一方面提升了球場戲份的專業(yè)性和觀賞度,但相應地也給演員表演提出了一些挑戰(zhàn),對于這些沒有電影出演經歷的專業(yè)運動員來講,在面對鏡頭時所顯現出的生澀難免會影響到整體效果,讓觀眾感到些許出戲。
當然,作為一部運動題材電影,《奪冠》也有不少突破,比如影片最大的看點無疑來自于多位實力派主角的隔空飆戲。為了能夠最大程度還原角色,《奪冠》邀來了多位久經沙場的演員坐鎮(zhèn),鞏俐、黃渤、吳剛等演員的加盟無疑保證了表演層面的專業(yè)度,而從影片最終效果來看,這幾位演員從外形到神態(tài)上也都達到了對原型人物的高度還原,在以自己專業(yè)表演提振整部影片觀賞性的同時,也讓影片講述的女排故事更容易獲得觀眾的共鳴。
盡管口碑沒能達到預期效果,但《奪冠》的上映的確讓此前缺少關注的體育電影受到了外界的普遍討論,在微博上,關于“奪冠”“中國女排”“體育精神”的關鍵詞占據了熱搜榜。值得一提的是,《奪冠》的上映或許只是國產體育電影迎來全面爆發(fā)的一個開始,在《奪冠》后,另一部同樣由陳可辛執(zhí)導、具有全民關注度的《李娜》也將在不久后正式與觀眾見面,從2014年執(zhí)導《親愛的》后,陳可辛導演就一直在醞釀《李娜》的拍攝,而借助《奪冠》上映所引起的關注度,《李娜》也有望再次掀起國產體育電影熱。
在《李娜》之后,聚焦乒乓球和短道速滑兩項競技體育的電影《中國乒乓》和《我心飛揚》也將在明后兩年與觀眾見面。從2019年4月釋出首款海報以來,影片《中國乒乓》就吸引了各界的廣泛關注,影片由張藝謀御用編劇李馮操刀劇本,并得到了國家體育總局的支持。
而值得關注的是,這些電影的出現將為國產體育電影帶來怎樣的變化呢?
從“女籃”到“女排”,
過去國產體育電影為何缺乏佳作
體育電影往往由于強大的感染力、極高的觀賞性而深受觀眾喜愛,過去,歐美國家拍出了《弱點》《極速風流》《我,花樣女王》等一批兼具票房和口碑的體育電影。在中國,盡管半個多世紀前就拍出了聚焦中國女籃的經典體育電影《女籃五號》,但在其他類型片百花齊放的同時,國產體育電影卻踟躕不前。
從女排奧運會奪冠到男足世界杯出線,從金牌零的突破到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體育一直都是構成中國人家國記憶的重要部分,但與這些不斷在競技場上取得突破的運動健兒相比,對于體育競技場和運動選手的描寫一直都是國產電影的一大空白。對于不少觀眾來講,1958年由謝晉執(zhí)導的《女籃五號》或許構成了對國產體育電影最早的記憶,在這之后近半個世紀里,國產電影中再鮮有具備一定影響力的體育類型電影出現,而2000年同樣由謝晉執(zhí)導的聚焦中國男足的《女足9號》也沒能在觀眾中激起漣漪,影片普遍被觀眾評論為“夸大現實”而受到市場冷遇。
進入21世紀后,國產電影中雖然也不乏《少林足球》《大灌籃》這樣聚焦體育項目的電影,但體育電影中本應被突出的勵志、團結等元素卻被過多的奇幻、喜劇橋段搶走風頭,比如觀眾在觀看《少林足球》時,更多的關注點都集中在各式花哨的功夫上,而缺乏對足球這項運動本身及競技選手的關注,敘事重心和風格的偏移,也是以《少林足球》為代表的一類作品無法與其他正統體育電影相提并論的原因。
在這之后,擅長類型片敘事的香港導演林超賢北上拍片,帶來了《激戰(zhàn)》和《破風》兩部體育電影,從題材和風格上看,這兩部電影與此前的《大灌籃》等風格戲謔的體育電影大相徑庭,前者聚焦拳擊題材,后者聚焦自行車運動。但是,由于兩部電影都缺乏真實原型做支撐,同時沒能擺脫過去體育電影常出現的“過度煽情”等毛病,因此沒能進入到主流觀眾的視野?!都?zhàn)》和《破風》在當年分別都只取得了1.1億和1.4億的票房成績,從市場反響上看,并沒有將體育類型電影的潛力完全激發(fā)出來。
自《女籃五號》誕生的半個多世紀以來,國產電影市場之所以始終缺乏口碑票房雙贏的體育類型電影,在筆者看來主要存在兩點重要原因。
一方面,體育與電影兩者間缺乏有效的交流是體育類型電影鮮有佳作的首要原因,陳可辛曾在采訪中透露:“《奪冠》是我拍過難度最大的電影,在現場有很多排球教練幫忙把關,很多技術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教練全程監(jiān)督,比如哪一個是好球哪一個不是,都需要教練的專業(yè)判斷”。在不少業(yè)內人士看來,“體育人不懂電影,電影人不懂體育”直接導致了體育電影的難產。
另一方面,對于演員的高要求也是國產體育電影鮮有佳作的另一個原因。由于體育電影對專業(yè)性和技巧性的要求都很高,對演員身體素質、運動技能相應地也提出了較高要求,以電影《破風》為例,在拍攝時,主演彭于晏除了需要提前減重并在長達半年的拍攝中保持體重不變外,還需要每天進行10小時以上的騎行訓練,從生理上來講大部分演員往往難以達到這一要求;與此同時,如果選用專業(yè)運動選手則會使得表演質量下降,這同樣會導致觀眾在觀看體育電影時“出戲”。選角上的兩難,成了大部分體育電影最終“夭折”的另一個原因。
結 語
隨著中國電影工業(yè)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國產體育電影已經具備了較高的拍攝技術,而不斷涌現的創(chuàng)作人才也將成為國產體育電影賴以發(fā)展的后盾。在今年初,有關部門提出到2020年“全國體育消費總規(guī)模達到1.5萬億元”的目標,相信隨著受眾基礎的擴大和政策層面的刺激,未來國產體育電影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將迎來爆發(fā)式的增長。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文/邁克李 來源/影視產業(yè)觀察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fsJ2wvTrQb0hsjCjDlpl-g
內容由作者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來源,附以原文鏈接
http://m.zuisun.cn/news/7886.html全部評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表情
添加圖片
發(fā)表評論